楷书是基础,了解和掌握楷书的写法是必要的
楷书是基础,了解和掌握楷书的写法是必要的。
甚至可以说,即使是在行、草书中,只有有了楷书的端严庄重意味,这样的行草书才会有晋级高尚趣味的可能。
汉字来源于对自然生活的模仿,这自然万象和生活百态就是后来艺术化的汉字一书法的 “象”的始祖。古人喜欢以自然现象来比喻书法,是有理由的。横画和竖画,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点画,它们的规范写法是笔法基础的基础。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有一篇文章叫《笔阵图》,她描述横画说:“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她把一横比作千里阵云,这是何等样的气势!何等样开阔的场面!书写者书写时当有千里阵云翻卷推进的感觉。我们可以联想暴风雨来之前天空中黑云急速推移变幻的场景,这种感受反映到笔墨间,那么这一横画的内涵也将不同凡响。卫夫人说竖画如“万岁枯藤”。各位注意,不是嫩苗,而是枯藤,万年的枯藤,不是光鲜亮洁,而是历尽风霜雨雪,伤痕累累而不折不断,其筋骨气质岂是寻常草木可比? 文似看山不喜平,书法也如此。
宋代词人周邦彦有一首词《满庭芳》.上半阕云:“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场面宁静中有欢喜无限。但紧接着却突然写道:“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簞,容我醉时眠。”突然说苦,又是说不出的苦,依人之苦?患失之苦?不得而知。这种写作手法叫 “曲",有顿挫之妙。书法的笔法也讲顿挫,希望达到的美学效果是同样的。我们写横、竖这样的基本点画时,不能仅仅看作是平直的简单的一横一竖,而是其中有“象”,其中有“情”的。 (示范横画写法) 如果把横画的书写笔法放在一个字的书写过程中去理解,那么横画的逆锋起笔的动作,正好是一个承接上一笔末端的起始动作;而横画的回锋收笔动作中的“回”,正好又是导向下一笔的开始动作。这样去理解“逆起回收”,就不是一个机械孤立的动作,而是一个贯通“前"“后”血脉的必要动作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古人给点画起名字也是很形象或很有诗意的。比如竖画,收笔处露锋的叫“悬针”,收笔处回锋的叫“垂露”。垂露竖的最下部,真像一滴露珠挂在下垂的叶尖梢尾,欲坠未坠,煞是可怜。 (不少学生不习惯“逆起回收”,有的勉强做了,但“画”出的外形不太准确。有极少部分练过的,便急于写整个字,但质量不够高。教师逐一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