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二十四孝之一,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简介 王祥—二十四孝之一,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人物介绍
-
人物姓名:
王祥—二十四孝之一,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 所处时代: 三国人物
- 收录日期: 2020-07-25
- 浏览次数: 341
- 发布作者: 人物大全
人物介绍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 ),字休徵。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人 。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一作八十九),谥号“元”。 有《训子孙遗令》一文传世。
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称。
人物生平
事母极孝
王祥为西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其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王祥的父亲王融被公府屡次征召,但都未应召。
王祥性情非常孝顺。他的生母薛氏早逝,继母朱氏对他并不好,多次在王祥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所以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他,常让他打扫牛圈,但王祥却更加恭谨。父母有病时日夜伺候,不脱衣睡觉,汤药必自己先尝。王祥家有棵红沙果树结了果实,母亲令王祥守护,每逢有大风雨,王祥总是抱住树哭泣。他的孝心就是如此专诚而纯正。
治理徐州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王祥扶持着朱氏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避乱,隐居二十多年,不受州郡的征召。朱氏去世时,王祥由于过分悲痛而致病,要扶住拐杖才能起身。
延康元年(220年),泰山太守吕虔出任徐州刺史。不久后便召王祥任州别驾,他坚决辞让不到任,经王览劝说,并为他准备了牛车,王祥这才应召。王祥到任后,吕虔就把州政都委托给他。当时盗寇四处横行,王祥率领并鼓励士兵,讨伐盗寇,将其一一击破,州内因而清静无事,政令教化也推行无阻。当时百姓编歌唱道:“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仕途高升
后被举为秀才,任温县令,经多次升迁后,任大司农。
正元元年(254年),高贵乡公曹髦即位,王祥因参与定策有功,被封为关内侯。又拜光禄勋,转任司隶校尉。
正元二年(255年),王祥因随司马昭讨伐毌丘俭,而增加食邑四百户。
甘露元年(256年),朝廷任命尚书仆射卢毓为司空,卢毓辞让给骠骑将军王昶、光禄大夫王观与王祥。
此后,王祥迁任太常,封爵万岁亭侯。曹髦到太学巡查时,任命王祥为三老。王祥以师长的身份面向南坐,凭着几案,扶着手杖。曹髦面向北坐,向王祥询问治国之道,王祥陈述明王圣帝君臣施政化民的要领,来训导曹髦,在座旁听的人也都受到激励。
不拜晋王
甘露五年(260年),曹髦不满司马氏掌握大权而率僮仆数百人讨伐司马昭,遭成济杀害,朝臣为之哀悼,王祥大声号哭说:“这是老臣的罪过啊!”涕泗横流,众人都感到惭愧。不久,迁任司空。
咸熙元年(264年)三月,王祥升任太尉,加职侍中。同年,朝廷实行五等爵制,封王祥为睢陵侯,食邑一千六百户。
同年,司马昭受封晋王,王祥与荀顗一起去会见他。荀顗对王祥说:“相王( 指司马昭)地位尊贵,何侯( 何曾)已经向他行过大礼,今日我们前去应当下拜。”王祥回答说:“相国确实很尊贵,然而还是魏的宰相。我们是魏的三公,公与王相差不过一个等级,上朝时的班列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动辄去拜人的道理?这样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晋王的品德,君子爱护一个人应按礼行事,我不会去拜他。”等见到司马昭时,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只是长揖。司马昭说:“今日才知道您是多么看重我啊!”
逊位就第
泰始元年(265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拜王祥为太保,进封睢陵公,府中允许设置七官。司马炎刚刚即位,虚心征求直言。王祥与何曾、郑冲等有德望的老臣,希望再朝见,武帝派侍中任恺向四人询问朝政得失及急需解决的施政教化问题。王祥因为年老疲倦,多次请求逊位,司马炎不许。
御史中丞侯史光认为王祥久病,不能按时朝会尽臣礼,请求免去他的职务。司马炎下诏说:“太保德行高尚,是朕赖以兴隆政教的元老。前后多次逊让,朕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这件事有关部门不得议论。”便把侯史光的奏书压下来不作答复。
王祥坚决要求辞官回故里,武帝才下诏同意以睢陵公的身份逊位,地位和太保、太傅一样,在三司之上,俸禄赏赐与以前一样。并下诏说:“古代官员致仕,不适用于王侯,现在太保虽然以国公爵位留居京城,不宜再有朝见的劳苦。现在赐给太保几案与手杖,可以不朝见,有大事派人到太保府第征求意见。赐给安车驷马,宅第一区,钱百万,绢五百匹,和床帐席褥。将宫中舍人六名送给睢陵公作舍人,设置官骑二十人。以睢陵公之子骑都尉王肇为给事中,可以经常进府第省问。朕又因为太保高洁清廉,没有宅第,暂且留住官府,等所赐宅第建成后再搬出。”
高寿而终
泰始四年(268年),王祥病重,写遗嘱训诫子弟说:“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之理,我已经八十五岁了,死而无恨。不留遗言,让你们无所遵循。我生在末世,被朝廷选用。担任过许多不同的职务,却没有护卫辅佐的功劳,死后无以报答。在我气绝后只洗手足,不必沐浴,不要以布帛缠身,根据季节,穿平时洗过的旧衣服。陛下所赐的山玄玉佩、卫氏玉玦、绶笥等,都不要带入坟墓。西芒山土质本来坚硬,不必用砖石砌,不要起坟垄。墓穴挖二丈深,椁只容棺即可。墓中不开前堂,不放几案,不置书箱镜奁之类的用具,棺材前可以放张坐具就行了。干饭肉干儿各一盘,薄酒一杯,早晚做祭奠用。家中大人小孩不必送丧,一周年两周年的祭日,可用牛猪各一。不要违背我的意愿!高柴泣血三年,孔子认为是愚蠢行为;闵子骞脱掉丧服出见客人,弹琴表示哀痛,孔子认为是孝。所以过分哭泣哀伤,会给自己带来损害,饮食也要自己控制,适宜为度。言行经得起审查,这是信的最高要求;美则归人,过则责己,这是德的最高标准;扬名显亲,是最大的孝;兄弟和顺,宗族喜乐,是最好的悌;对待财货的态度首先是让,这五条是立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夫子之命,原因也是这些。有些人是没有认真想问题,值得效法的榜样并不少。”他的儿子都奉行了王祥的遗言。
同年四月初二(4月30日),王祥去世。司马炎下诏,赐棺椁一副、朝服一套、衣服一套、钱三十万、布帛各百匹。当时,文明皇后王元姬才崩逝一个多月,事务繁忙,故而司马炎未能顾及其丧礼。事后,司马炎下诏说:“为睢陵公办丧的事已经过去。朕尽管每每为他的死哀伤,但还没有痛抒哀情,现在便为他哭一场。”
泰始五年(269年),司马炎下诏,追赐王祥谥号为“元”。
个人作品
《全晋文》有一篇《训子孙遗令》
家族成员
亲属
母亲:薛氏,生母,高平人;朱氏,后母,庐江人。
儿子:王肇、王夏、王馥、王烈、王芬。
孙子:王根、王俊。
曾孙:王遐。
家族
琅邪临沂王氏
王仁
王融
王祥
王肇
王俊
王遐
王恪
王欣之
王览
王裁
王导
王洽
王珣
王弘
王僧达
王正
王旷
王羲之
王献之
王靖之
王悦之
王廙
王颐之
;
王胡之
王茂之
王敬弘
王和之
王耆之
王羡之
王彬
王彭之
王彪之
王基
王敦
王含
王瑜
王应
王会
王舒
王允之
王宴之
王邃
王彦
王琛
王棱
王侃
王叡
王雄
王乂
王衍
王玄
王景风,嫁贾谧
王惠风,嫁司马遹
王氏,嫁裴遐
王澄
王詹
王徽
王诩
王浑
王戎*
王绥
王兴
王氏,嫁裴頠
注:《晋书》称王戎是 王祥的族孙。 轶事典故卧冰求鲤王祥继母朱氏一次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冰冻,王祥脱下衣服,准备砸冰捕鱼( 一说卧在冰上),忽然冰块融化,跳出两条鲤鱼,王祥拿着鲤鱼回去孝敬母亲。继母向王祥说很想吃烧黄雀,不久就有数十只黄雀飞进屋帐内,王祥得以给母亲吃。邻居都惊叹这是王祥的孝道感动上天。 孝感后母有一次,王祥在另外一张床上睡觉,他的后母朱氏暗自过去想杀害他。恰好碰上王祥起床小解去了,只空砍得被子。不久,王祥回来后,知道朱氏对这件事很懊丧,便跪在她面前请求处死自己。朱氏因此深受感动而悔悟过来,从此像对亲生儿子那样对他。 以德掩言王祥的族孙王戎曾说:“太保在正始年间,不属于擅长清谈的那一类人。等到与他谈论起来,义理清新深远。他不以能言见称,恐怕是崇高的德行掩盖了他的善谈吧!”吕虔佩刀当初,吕虔有一把佩刀,工匠观看,以为有此刀的人一定会登上三公之位。吕虔对王祥说:“我不是可以做三公的人,这刀对我说不定还有害。而您有公辅的器量,所以送给您。”王祥坚决推辞,吕虔强迫他才接受。王祥临终前,又把这把刀授给其弟王览,说:“你的后代一定兴盛,足以配此刀。”果然,王览的后代之中多贤才,在东晋时期尤为兴盛。惟仁与达王祥最小的两个儿子王烈、王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名,受王祥喜爱。但二人也同时死去。二人临终时,王烈想要还葬故乡,王芬想要留葬洛阳。王祥流着泪说:“不忘故乡,是仁;不恋本土,是达。这仁与达,我的两个孩子都有啊。”门无杂吊之宾王祥去世时,奔丧的人不是朝廷贤臣,就是亲戚故吏,门前无其他亲人吊丧。他的族孙王戎感叹道:“太保( 指王祥)可真算清达了。”
人物评价
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司马炎: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
王戎:①太保可谓清达矣!②祥在正始,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致清远,将非以德掩其言乎!
王导:太保、安丰侯以孝闻天下,不得辞司隶。
孙盛《晋阳秋》:祥少有美德行。
房玄龄等《晋书》:①孝为德本,王祥所以当仁。②郑冲含素,王祥迟暮。百行斯融,双飞天路。
柳宗元: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刘克庄:礼律通称母,宁分继与亲。乃知履霜子,绝似卧冰人。
陈普:君王宫裹望安舒,何啻慈亲念鲤鱼。体认卧冰真意思,忍看成济犯銮舆。倒载山公即巨源,清谈安石幼舆孙。晋家祸乱深如海,半出咸熙太尉门。
徐钧:卧冰得鲤供亲养,至孝诚能上格天。每信天人常吻合,应知容谷响声传。
胡三省:王祥所以可尚者,孝于后母与不拜晋王耳,君子犹谓其任人柱石而倾人栋梁也。理致清远,言乎,德乎?
杨维桢:王孝子,魏三公。雀入幕,鲤入冰。孝子可移臣子忠,而况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何司徒,荀仆射,九锡王前相率拜。孝子龙钟亦长揖,爵级同升在三太。三太何足尊,不若犍为李孝孙。
《二十四孝》: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王夫之:司马昭进爵为王,荀顗欲相率而拜,王祥曰:“王、公相去一阶尔,安有天子三公可拜人者?”骤闻其言,未有不以为岳立屹屹,可以为社稷臣者。冯道之劳郭威曰:“侍中此行不易。”亦犹是也。炎篡而祥为太保于晋,威篡而道为中书令于周,则其亢矫以立名,而取合于新主,大略可知矣。昭谓祥曰:“今日然后知君见顾之深。”祥所逆揣而知其必然也。矜大臣之节,则太保之重任,终授之己也无疑。历数姓而终受瀛王之爵,道固远承衣盋于祥也。不吝于篡,而吝于一拜;不难于北面为臣,而难折节于未篡之先;天下后世不得以助逆之名相加,万一篡夺不成如桓玄,可以避责全身,免于佐命之讨,计亦狡矣。
姜宸英:祥于晋、魏篡弑之际,唯唯无所短长,而靳此一拜,所谓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欲自附于汲长孺耶?
王鸣盛:祥庸贪小人,名仕魏室,实为晋臣,乃以不拜自重乎?史家盛夸其孝友名德,此史家妙于立言。范蔚宗传胡广,欧阳永叔传冯道,皆如此矣。以不拜为高,与高贵乡公被弑而号泣为忠,正复一类。昭、炎佯敬之,明知如傀儡,相与为伪而已。禄位之昌,名寿之高,子孙之蕃衍,古今少比。鄙夫例多福,无怪志于鄙夫者之多也!
卢弼:观祥之所为忠,与其事后母之所为孝,一生都是假。晋朝优容之者,以其为无用之物耳。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此外晋初元老,如石苞、郑冲、王祥、荀顗、何曾、陈骞之徒,非乡原之徒,则苟合之士。此等人而可以托孤寄命哉?
余嘉锡:胡氏( 胡三省)之论王祥是矣,若其以祥之不拜司马昭为可尚,则犹未免徇世俗之论而未察也。考其时祥与何曾、荀顗并为三公,曾顗皆司马氏之私党,而祥特以虚名徇资格得。祥若同拜,将徒为昭所轻;长揖不屈,则汲黯所谓‘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耶’之意也。故昭亦以祥为见待不薄,不怒而反喜。此正可见祥之为人,老于世故,亦何足贵!……魏晋之际,如王祥等辈,皆冯道之流,其不为人所笑骂者,亦幸而不遇欧阳氏为作佳传耳。
唐长儒:王祥除掉孝行以外毫无事业可称,何曾、荀勖在历史上更是奸妄之徒。
《新编二十四孝图》:孝梯里中颂王祥,卧冰求鲤传四方。一片孝心感继母,王览效法敬兄长。
史书记载
《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三国志》、《资治通鉴》、《晋阳秋》等也有记载。
人物争议
关于王祥的寿命,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八十五,一种是八十九。余嘉锡在《世说新语笺疏》中指出“祥传载祥遗令曰:‘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 又云:‘泰始五年,薨。’ 故钱氏( 钱大昕)本此计祥年寿。然裴松之注引王隐晋书曰:‘祥泰始四年年八十九,薨’与武帝纪书‘泰始四年夏四月戊戌,太保睢陵公王祥薨 ’合。”认为“本传遗令及卒,疑皆传写之误。”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蔡东藩《两晋演义》
戏剧形象
2007年历史剧《王祥卧鱼》:柳琴饰演王祥。
王祥的故事(轶事典故)
卧冰求鲤
王祥继母朱氏一次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冰冻,王祥脱下衣服,准备砸冰捕鱼(一说卧在冰上),忽然冰块融化,跳出两条鲤鱼,王祥拿着鲤鱼回去孝敬母亲。继母向王祥说很想吃烧黄雀,不久就有数十只黄雀飞进屋帐内,王祥得以给母亲吃。邻居都惊叹这是王祥的孝道感动上天。
孝感后母
有一次,王祥在另外一张床上睡觉,他的后母朱氏暗自过去想杀害他。恰好碰上王祥起床小解去了,只空砍得被子。不久,王祥回来后,知道朱氏对这件事很懊丧,便跪在她面前请求处死自己。朱氏因此深受感动而悔悟过来,从此像对亲生儿子那样对他。
以德掩言
王祥的族孙王戎曾说:“太保在正始年间,不属于擅长清谈的那一类人。等到与他谈论起来,义理清新深远。他不以能言见称,恐怕是崇高的德行掩盖了他的善谈吧!”
吕虔佩刀
当初,吕虔有一把佩刀,工匠观看,以为有此刀的人一定会登上三公之位。吕虔对王祥说:“我不是可以做三公的人,这刀对我说不定还有害。而您有公辅的器量,所以送给您。”王祥坚决推辞,吕虔强迫他才接受。王祥临终前,又把这把刀授给其弟王览,说:“你的后代一定兴盛,足以配此刀。”果然,王览的后代之中多贤才,在东晋时期尤为兴盛。
惟仁与达
王祥最小的两个儿子王烈、王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名,受王祥喜爱。但二人也同时死去。二人临终时,王烈想要还葬故乡,王芬想要留葬洛阳。王祥流着泪说:“不忘故乡,是仁;不恋本土,是达。这仁与达,我的两个孩子都有啊。”
门无杂吊之宾
王祥去世时,奔丧的人不是朝廷贤臣,就是亲戚故吏,门前无其他亲人吊丧。他的族孙王戎感叹道:“太保(指王祥)可真算清达了。”
温馨提示:
1,本人物志信息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介绍内容可能不准确或存在错误,请勿轻信。
2,如有侵权或恶意诋毁等违法行为,欢迎举报,我们会及时处理。